首頁 > 信陽之窗 > 豫風楚韻 > 民風民俗

服飾習俗

信陽市人民政府門戶網(wǎng)站 www.dientxj.cn 時間:2008-03-06 來源:
 ?。ㄒ唬┮?/strong>
  古代民間衣著儉樸, 式樣近于中原, 長袖寬腳, 闊擺肥腰, 服色以藍、灰白、黑為主。近代以來變化很快。清末、民國時期, 平民男子上衣較肥大, 老人上衣較長, 最長者可過膝。式樣大致分為大襟式和對襟式兩類。對襟式多為短褂, 胸前對開, 或釘口, 或扣 結(jié), 扣多少不等。大襟式多成袍狀。褲子腰肥、腿粗。東部愛在夾褲外套一條有腿無襠的棉套褲, 俗稱“叉褲”。婦女上衣一般為大襟右桂式, 下著大腰褲, 中老年婦女則多扎褲腳, 城鎮(zhèn)女子穿長裙較多。春、夏、秋衣著較單, 冬季穿棉袍的不多, 穿棉褲者更少。農(nóng)忙季節(jié), 男子多穿短褲, 光著的上身搭條1尺寬、3尺長的手巾, 或披塊1 方米左右的撥單, 既可作汗巾 , 又可作墊肩。官宦紳商穿著講究, 長衫馬褂為日常主要衣著, 冬季穿棉袍, 外加坎肩或“八團”(即8個碗口大小的團花)馬褂, 以顯示富貴之氣。冬穿襲衣、皮襖。女性中穿短8寸旗袍者為數(shù)不少, 領(lǐng)口多飾以各色金屬花。民國中后期, 城鎮(zhèn)流行中山服, 潢川、信陽等較大城鎮(zhèn)中, 穿西服、打領(lǐng)帶者漸多, 女子穿旗袍更為普遍。
  建國初期, 男子通常著中山裝、軍干服, 女工作人員穿列寧服, 農(nóng)村女子多為對襟花褂, 大襟褂限于中老年婦女。50年代后期, 學生裝、工作服比較流行。女子穿裙者普遍?!拔幕蟾锩睍r期, 不論男女, 均以著草綠色軍服為人時。改革開放以來, 穿著趨向時裝化、流行化、性別化。夏季男子服裝變化主要在上衣, 除長袖、短袖襯衣外, 有的直接穿汗衫、港衫, 薄而涼, 有的呈半透明狀; 下著筒褲、牛仔褲或西式褲頭、運動褲頭。襯衣除普通樣式外又有獵裝式、制服式, 并印有各色圖案, 還有隱條、隱格等。色調(diào)以淺淡為主。夏季女子服裝花色品種繁多, 尤其是青年女子所穿襯衣, 往往通過領(lǐng)口(圓領(lǐng)、翻領(lǐng)、裝飾領(lǐng)、無領(lǐng)等)、肩部(平肩、頂肩、泡泡肩等)、袖脾(長短袖、中袖、蝙蝠袖等)和飾花(平花、暗花、立體繡花)等變化顯示特色。連衣裙成為主要裙式, 還有西裝裙、旗袍裙、超短裙等。許多女子喜愛服裝鑲色邊, 添加裝飾扣、裝飾縫、裝飾帶。著褲除筒褲外, 又有牛仔褲、騎士褲、健美褲等。春、秋季城鎮(zhèn)男女青年又時興膨體紗、毛線衣外穿。男裝流行寬肩松腰, 女裝流行寬肩, 但下部貼合, 形成 “T”字形。冬季大衣由黃、藍色棉質(zhì), 趨向穿毛呢、人造毛、襲皮大衣, 皮毛夾克、滑雪衫、羽絨服、風衣等時裝在城市極為流行。中老年婦女大都穿駝毛或絲棉做填充料的緞子襖。此外, 淮河以南山區(qū)農(nóng)村, 人們冬季衣著重單輕棉, 習慣穿夾衣夾褲。年不過50歲的人穿皮、毛、襲衣者, 常會被人譏為未老先衰。
  (二)鞋
  清末民國時期, 民間普遍穿草、布鞋。布鞋有軟幫、硬幫, 面黑色, 略呈橢圓形的口。農(nóng)村男人的布鞋只在喜慶、節(jié)目或走親戚時穿, 平時穿草鞋。女子一般穿布鞋, 常用黑、藍色以及各種花布, 深色鞋面上繡以花卉。陰雨季節(jié)穿油鞋(布鞋上刷層桐油以防雨, 鞋底釘泡子釘)、泥履、板底鞋等。穿襪子的人不普遍, 常著的有棉線襪、白布襪、手工機織的細線襪。
建國后, 解放式膠鞋成為四季常用鞋式, 至今仍為農(nóng)村常用鞋。其次是布鞋, 穿草鞋、泥履、油鞋者罕見, 女子穿繡花鞋者也不多。70年代前穿皮鞋被視為“氣派”,80年代后成為常用鞋, 中老年人偏愛因頭皮鞋, 男青年以“三接頭”、“火箭頭”等前尖式為主, 鞋形較窄, 以中、低跟為多。女式皮鞋樣式更多, 突出俏和秀, 有棕、紅、白、黃、暗紅各色, 式樣由平跟、坡跟發(fā)展到低、中、高跟。皮鞋的材質(zhì)一改過去宅皮天下, 另有豬、羊皮及人造革和仿豬、羊皮等。涼鞋已由單一的塑料涼鞋發(fā)展到泡沫、仿皮、合成革、皮涼鞋多種多樣, 布鞋由單一的布面布底發(fā)展到呢絨、綢緞面膠底和軟塑底, 近兩年穿運動鞋、旅游鞋的不斷增多。棉線襪除農(nóng)村少數(shù)人穿外, 城鎮(zhèn)偶有所見, 一般春、秋、冬季穿 尼龍襪、彈力襪、絲棉襪, 夏季穿絲襪, 女子著裙者, 有的配以長及大腿前絲襪。
  (三)帽
  清末民國時期, 士儒鄉(xiāng)紳多戴氈帽、六瓣瓜皮帽、圓沿禮帽, 貧民戴冠者少,多以帽墊、線帽御風寒。線帽如同布袋, 長及頸項, 中露兩眼, 俗稱“麻胡帽”。婦女以圍巾或黑絲手帕裹頭, 年老者戴黑色平絨帽, 既保暖又擋風。帽色以黑、灰、老藍居多。建國后流行草綠色解放帽, 間有少許呢子帽, 工人多戴鴨舌帽, 年老婦女愛戴絨帽, 年青農(nóng)民愛用布巾、手巾裹頭。近年來, 人們講究冠戴。冬季男性戴棉、毛呢、羽絨帽, 女性戴絨線、膨體紗毛線編織、鉤制的小帽, 顏色繁多, 式樣別致。夏季, 城鎮(zhèn)中戴草帽者少見, 太陽帽在青年中很普及, 變化也快。帽頂己由全頂改為缺頂, 再轉(zhuǎn)為無頂, 帽沿由圓到扁, 再到帽舌, 有的帽舌長及二三寸, 色彩有白、黃、藍、紅等。帽圈有塑料片條、網(wǎng)眼紗、滌綸絕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